望,住在寺院里的一周。被每个人用真心爱着的一周,清清静静内心安稳,随喜自在。待我回家,记录下整个缘分的过程。存善念,行正道,乐人生。——桂林创业者、心理咨询师,卢师兄
如果非要给这次禅修营加一个目的,那就是回去做一个更有爱心、更有洞察力、更有智慧、选择快乐的人。人间有疾苦、人世有冷暖,但仍然要坚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成都自由摄影师,张师兄
回想过去的一周,早晚课、师父开示、坐禅、传灯、行脚......内心宁静而充实,今天还跟朋友说以后心烦意乱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好去处。短短的六天对于我,是和佛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许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禅修体验。揭开寺庙神秘的面纱,出家人原来是如此多才多艺,幽默风趣。文殊院于我也不再只是一个景点,有缘在此停歇,无限感恩。——成都两个孩子的妈妈、职场女性,佘师兄
记得小组破冰时,春兰师兄说,来这里是感受“虔诚”。听到这个词,我觉得它熟悉又离得远,它是我繁忙生活中,需要而缺失的态度。这个词也可贯穿禅修体验:虔诚诵经礼拜,虔诚歌颂发愿,虔诚学习,虔诚交流,虔诚用斋,虔诚早睡早起……
禅修结束前两天,法师对我们说,禅修营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们这几天在红墙内内心平静,希望你们离开这堵红墙后,仍然能保持这份平静、有爱的心,把在这里点燃的心传递出去,温暖他人。
如果你要问我这6天5夜禅修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是启发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智慧,还有从善向善的慈悲之心。
玄奘法师
我们看了纪录片《玄奘大师》,玄奘法师从西安出发,又途经甘肃、新疆。很巧,今年上半年我一个人去了西安,禅修前又独自去了新疆。
我去新疆看到在战火和历史中遗留下来的高昌国遗址,占地二分之一的寺庙遗迹展示了这里曾繁盛的佛教文化,区域划分明显、占地辽阔的古国遗址,和纪录片中昌盛的高昌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我乘坐汽车花大半个月也只丈量了北疆小部分的土地,而玄奘法师却横跨了整个新疆探索前行……
观影时发现自己禅修前,和玄奘法师在空间上有了重叠,也因此无法想象法师西行取经的艰苦、孤独、困难。
禅修营专门安排营员参拜玄奘法师舍利塔。当天是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早上来文殊院供灯、祈福的人已十分鼎沸,我们从文殊院左侧回廊开始,三步一拜地前往藏经楼。不知走了多少步,拜了多少次,抵达时我已满头大汗。我们一路被前来上香的人围观,但却丝毫不受影响,只是严谨而虔诚地礼拜。过程虽然只有10多分钟(个人预计),但觉漫长难忘。
因为前一晚提前看了纪录片,明显能感觉到大家礼拜时的虔诚和紧张。有师兄下来说,拜的时候好紧张,完全不知道是要拜三次还是一次,好怕撞到玻璃或做错事。整个过程,不知为何我想起《冈仁波齐》里,一路朝拜的人。
禅修的学习生活
每天作息时间基本不变:晚上最好22点前早早入睡,凌晨4点30要起床,5点集合去上1个多小时的早课,而后有序前往五观堂用斋。早课会诵经、礼拜、坐禅,上午听不同主题的讲座,下午会进行坐禅、诵经、抄经、行脚、小组活动,晚上则有晚课、晨钟暮鼓、忏拜、传灯……
每天出发上早课前,我们会一同合掌发愿,晚上结束晚课也会一同回向。这成了每天禅修开始、结束的仪式。早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法无上誓愿成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然而看似有规律的生活,却并不轻松。每天早晚课、诵经、礼拜1个小时,是对嗓子、膝盖、耐心很好的考验。正逢夏日,穿着舒适禅修服的我们仍能感受到炎热。法师们穿圆领方襟、腰宽袖阔的海清带我们诵经,早晚课下来,已汗流浃背。我们仅体验几次早晚课,就觉不易,寺院的法师们,则要更长时间的诵经,日复一日的修行。
坐禅
我最喜欢的是坐禅。听法师开示后,我简单理解到坐禅需要听声音,排除杂念;耳根清净了,意识也会清净。虽然我们知道要排除杂念,但是这很难!坐禅时,才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有多重,杂念有多强。
听师兄分享说,坐禅时总是有许多乱七八糟的想法浮现,无法排除,有的甚至像做梦;有的受身体影响:脚麻、脚酸、瘙痒的影响无法心静;有的则是受声音影响,加以判断、识别,睁眼去看……
第一次禅修,我没有睡着,但脑子里浮现许多画面像做梦;第三次因为晚上没睡够,加之天气炎热无法静心禅修。
但第二次的坐禅体验最佳。我听着声音静下了心,无法感知天气炎热、身体酸麻、声音干扰,只觉身体轻盈,仿佛意识不在身体里,但它却存在。身后的刘师兄说,坐禅时,见我全程一点都不动,真是稳得住。
(毫无夸张
第111章 禅修营五(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